最近这些年,咱们在网上或者看视频的时候,经常能看到有人提起几十年前,也就是1962年咱们国家在西南边境进行的那场自卫反击战。说起这场仗,很多人可能都听过瓦弄这个地方,也听过丁盛将军的名字,感觉他特别能打,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,这场仗是不是就是丁盛将军指挥的?
其实啊,这里面有点儿误会。丁盛将军确实是个厉害的将领,在62年的反击战里也立下了战功。但是要说他是那场战争的最高指挥员,或者说他的功劳是最大的,那倒不是这么回事儿。从头到尾看下来,当时在那场仗里作用最大、贡献最关键的,是张国华将军。
这事儿得从头说起。咱们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,也就是1949年10月,西藏还没解放。中央说了,西藏必须得解放,这是国家完整的大事儿。咱们的解放军肯定要进藏。要是能和平解决当然最好,但如果西藏那边的旧势力非要抵抗,那也没别的办法,国家统一不能退让。
可进军西藏,那真是太难了。西藏那个地方,地理位置特别高,山又多,气候也怪,很多人听了任务心里都有点儿打鼓,觉得太苦了。那时候二野部队接到这个任务,有些官兵心里犯嘀咕,找理由不想去。后来二野的首长们看中了张国华和他的18军。张国华接到命令,没二话,就开始认真准备,带着部队就往西藏开拔。
那一路真是苦得没法说。连张国华将军才三岁的小女儿,都在路上不幸去世了。你想一个当爸爸的,心里得多难受啊,但他还是强忍着悲痛,继续带着部队往前走。后来,他们打了一场特别关键的仗,叫昌都战役,打得那叫一个漂亮,把当时西藏地方部队的主力五千多人给收拾了。这一仗打完,对方基本上就没有抵抗的力量了。张国华将军的这种坚决和不怕困难的精神,对后来西藏的和平解放起了很大作用。1951年10月,咱们的解放军就顺利开进了拉萨。
张国华将军可不是打完仗就走了,他奉命留下来,当了西藏军区的第一任司令员。他在那里一待就是很多年,主要工作就是巩固地方的稳定和加强边境的防守。你想啊,在那么一个遥远、情况特殊的地方,要把部队带好,把地方管理好,把边境守住,这得花多少心血和时间?要是没有他这些年一直在西藏打下的基础,没有他对西藏情况的了解,没有他带出来的这支部队,到了1962年,咱们要在边境上组织那么大规模的反击作战,那难度得大多少倍?
所以说,从战前的准备和长期的工作来看,张国华将军的作用肯定是远远大于丁盛将军的,这没什么可争论的。
再从1962年打仗的时候来看,也是这样。张国华将军当时是西藏军区的司令员,他还是开国中将,打仗和搞军队建设都很有一套。在62年的反击战中,他担任的是东线部队的总指挥,说白了,他就是那场仗在东线战场上最高级别的负责人。无论是制定整个打仗的大方向,还是具体怎么调动部队,哪个部队去哪里打,这些最重要的事情,都是他在负责。没有他做这些整体的谋划和指挥,仗根本没法打。
丁盛将军呢,他那时候是临时带着54军的130师去执行在瓦弄方向的作战任务。他在整个战役里,是在张国华将军这个总指挥的领导下,具体负责瓦弄那个局部战场的指挥。也就是说,他们当时是上下级的关系,丁盛将军得听张国华司令员的指挥调度,部队行动、情报什么的,都得依赖张国华的总指挥部。
咱们再看看他们指挥的仗打得怎么样,战果如何。张国华将军指挥了克节朗战役和西山口战役这两场硬仗。这两场仗打下来,消灭的印军大概有七千多人。可以说,这两场仗的胜利,基本上就决定了整个反击战的胜负走向。而丁盛将军在瓦弄那一仗,率领部队消灭了大概一千二百多印军。
这么一比,从消灭敌人的数量来看,张国华将军指挥的战役规模更大,战果也更显著。所以要论在整场反击战中的作用和贡献,怎么说都不应该把丁盛将军排在张国华将军前面。
不过呢,也不能否认,瓦弄那个地方打仗确实特别困难。那里海拔高,四千多米,别说拉大炮、运弹药了,就是人走路都喘得厉害,吃喝也很难保证。丁盛将军在那样的条件下,还能指挥部队打得那么大胆、那么出人意料,而且打得那么干净利落,“一边倒”地把印军打得特别惨,这确实是非常有亮点的一仗。据说印军战后总结失败原因,专门把咱们的54军这个番号当成了他们以后训练、备战的假想敌,这事儿传出去,丁盛将军和54军的名气一下子就大了。
但要是光凭瓦弄这一仗,就说丁盛将军在整个对印反击战中立了头功,比张国华将军还重要,那就有点儿以偏概全了。在整个战争的大棋盘里,54军130师在瓦弄方向的任务,本质上更像是牵制敌人、配合主攻方向的。真正的主攻方向和决定性胜利,还是在张国华将军那边。
那么,现在为啥网上会有一些说法,让人觉得丁盛将军的名气更大呢?这可能跟丁盛将军后来的人生经历有点儿关系。他这个人,打仗是真厉害,但后来的军政生涯,有过高光时刻,也有过低谷,经历比较复杂,也比较有“话题性”。这种军事能力突出但人生轨迹曲折的将领,有时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和议论。
丁盛将军在这场仗之后,在军队里的地位确实有提升,到了六七十年代,还担任过广州、南京这样重要军区的司令员。而张国华将军呢,他在1972年就因为重病去世了,挺可惜的。丁盛将军因为他有功有过,经历比较传奇,所以网上的一些作者,为了吸引人来看,可能会故意突出他早年那些特别辉煌的战绩,然后把他后来的遭遇连起来讲,弄得非常有“传奇色彩”。写文章嘛,为了抓人眼球,有时候难免会挑着说,不够全面和客观。
总的来说,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,最主要的成绩是张国华司令员带着部队打下来的,他的整体贡献是最大的。丁盛将军在瓦弄那个局部战场上,也做出了重要贡献,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仗。他们都是值得咱们后人记住的英雄。咱们讲这段历史的时候,提丁盛将军的功劳当然没问题,但他不是全部,更不是最高指挥员。了解历史,还是得全面一点儿看。